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新华社记者)2010年,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部署,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为重点,切实强化对领导干部的教育和监督,认真治理和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取得新的明显成效。
严格执行《廉政准则》 切实加强日常监督
各地区、各部门将学习贯彻《廉政准则》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采取辅导报告、主题党课、开办学习专栏、举办廉政文艺活动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并将廉政准则及相关制度规定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新录用公务员、新提拔领导干部的培训课程,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认真学习,切实提高廉洁自律意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会同有关部门,深入开展岗位廉政教育、警示教育,加强对廉洁自律先进事迹和经验做法的宣传,及时通报或曝光违纪违规典型,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教育,切实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全国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按照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通知要求,以落实廉政准则、加强作风建设为主题普遍召开了领导干部专题民主生活会,参会人员对照《廉政准则》规定的8个方面52条不准认真开展了对照检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配合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规定,全国167万多名乡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报告了个人有关事项,其中85万多人报告了住房情况,60余万人报告了投资情况,80余万人报告了配偶子女从业情况,并根据申报情况及时纠正了存在的违规违纪问题。一些地方和部门还积极探索完善廉政档案、廉政风险点防控等制度,取得好的效果。
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认真治理领导干部违反规定为配偶、子女及其他特定关系人在就业、投资入股、经商办企业等方面谋取不正当利益,违反规定私自从事营利性活动,违反规定收送现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大操大办婚丧喜庆事宜或借机敛财,用公款或接受与行使职权有关系的单位和个人邀请进行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等问题,切实纠正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在集资建房、低价购房、多占住房等方面的违规违纪行为。纪检机关继续会同有关部门对退出现职、接近或者达到退休年龄的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以及中管干部辞去公职或者退(离)休后担任上市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独立董事、独立监事的行为严格审核把关,督促落实兼职不得取酬的规定,及时纠正违规问题。据统计,全国共查处违反规定为配偶、子女及其他特定关系人在就业、投资入股、经商办企业等方面谋取不正当利益的领导干部191名; 3.9万多名领导干部主动上交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共计3.8亿元,查处违纪人员2377人,涉及违纪资金2.42亿元;查处在住房方面违纪违规的领导干部141名,清理违规住房3181套,收回资金1.16亿元;清理纠正超编制配备使用小汽车2483辆,超标准配备使用小汽车8722辆,查处违纪领导干部210名;查处违反廉洁从业规定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1272名。
深入开展巡视工作 加强对领导干部监督
按照中央和省(区、市)党委的部署,2010年,中央巡视组先后开展了对12个省(区、市)、8家中央金融单位和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的巡视;各省(区、市)党委巡视组共完成对101个市(地、州、盟)、680个县(市、区、旗),以及146个省直部门和所属国有骨干企业、高校的巡视;22个省(区、市)开展了巡视回访。国务院国资委和“一行三会”(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以及部分中央单位也对所属单位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了巡视。
通过开展巡视,进一步促进了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促进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推动解决了一些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一年来,中央巡视组共向中央呈报巡视工作情况20份,向中央有关部门移送关于国土管理、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改革发展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和相关材料53条(件),向被巡视地区和单位反馈意见166条。这些都为中央和省(区、市)党委决策提供了重要信息资源和参考依据,为推动问题解决、促进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制约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深化政务公开,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深化厂务公开、村务公开,进一步畅通公开渠道,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制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各地区各部门以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为抓手,大力改革行政权力运行机制,转变政府职能,取得了明显成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推进。截至目前,国务院对行政审批项目开展了五轮清理审核,取消和调整审批项目2183项,占总数的60.6%。政务(行政)服务中心发展迅速。据统计,31个省(区、市)共设立政务(行政)服务中心2842个。行政审批事项进驻服务中心的范围越来越广,项目越来越多,按时办结率越来越高。政务服务载体日渐多样。政府网站、服务热线、电子政务、电子监察发展态势良好,在线办事和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实体和虚拟大厅相互促进。同时,政务服务逐步向农村、社区延伸,服务功能下沉。全国有24849个乡镇(街道)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占总数的57.5%。政务公开制度更加完善。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等为基本规范的制度体系逐步建立,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全方位推行,政务公开成为各级政府施政的一项基本制度。
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针对劳动关系矛盾增多的特点,着力发挥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在协调关系、化解矛盾、促进和谐方面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充分调动了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厂务公开、职代会建制率稳步提高,覆盖面不断扩大,体制机制制度更加完善。截至2010年8月底,全国已有25个省(区、市)出台了30个有关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地方性法规。
各地区各部门把“难点村”治理工作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内容,以解决问题、完善体制机制为抓手,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难点村”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取得积极成效。截至目前,全国8个省份专门制定了村务公开条例,90%以上的县(市、区)编制了村务公开目录,91%以上的村建立了村务公开栏,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理财小组等不同形式的村务监督机构基本建立。全国排查出的12719个“难点村”中,64%已经得到根本治理。不断探索创新村务公开的方式,“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因地制宜推广,农民群众参与村务决策的现象大幅增加。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