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29, 2010

民意调查如何才能不走过场

  □孙连宇

  ●无论是保障决策的科学性与民主性,还是回应高涨的公民意识,民调都当越来越给力、其权重也当越来越加量。

  ●可怕的是,很多调查者往往会预设调查结论。即调查者已经先期得出了结论,而调查只不过是要证明这个结论。

  连日来,沈阳市一些职能部门相继推出了社会调查,比如城市治堵、购房需求等,形式各异,指向明确,就是“民生问题,问计于民”。应该说,比起个别地方政府闭门造车制定公共政策,我们一直在进步,因为决策过程更加尊重民意,更加照顾大多数。

  应该说,成功的民意调查对于真实地了解民意,从而改进工作作风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当下,沈阳正在进行的交通、住房等方面调查,其前瞻性、贴近性无疑令人期待。为什么这么说呢?公共政策与公众利益休戚相关,其间所涉及的每一环节都可能影响到我们今后的生活,于是,征集民意、倾听民生一定要成为公共决策的必备环节。

  今年以来,我国自上而下,每有公共决策,都一直朝着“民意调查”方向努力——车船税立法、拆迁条例修改、北京治理交通拥堵等等。可惜的是,调查归调查,却鲜见调查结论对政策的影响,就好比“价格听证会”,鸡同鸭讲各说各话,形式大于内涵。

  长此以往,大众显然越来越不信任所谓的民调了: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1655人进行的一项关于“民调”的调查显示:84.5%的人首选“存在走过场现象”,其次是“有的征集缺乏对公众的及时反馈”(占70.3%),“民意征集与政策制定脱节”排在第3位(占69.8%)。63.7%的人认为部分民意征集“随意性大,缺乏统计和分析”。窥一斑而见全豹,数字最能说明问题。在民调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如何调查、如何落实、如何执行……民调的舞台是搭起来了,但显然,灯光音响字幕唱了主角,真正的调查结果却像是被操纵的傀儡,要么扯两嗓子虚与委蛇,要么架起喇叭搞“假唱”……

  说真的,有些地方真不争气,像给“伪民调”做注脚——西部网消息:近日,武功县贞元镇的一些村民收到一些莫名其妙的传单,这份名为“关于贞元镇民生问题解读”的传单上写着一串民意测验题目,而下面的答案无一例外写着好、满意、到位等答案。

  显然,这里的调查者已经学会“抢答”了——调查者已经先期得出了结论,而调查只不过是要证明这个结论。如此民调,就好比一些走狗学者在论道,为了证明而证明。

  看新闻我们得知,不少地方政府觉得没必要“问计于民”,不是怕咱老百姓弱智,而是觉得大家的参与热情不高。其实,这涉及政府的公信力问题,如果政府部门一直“言必行,行必果”,那这根本就不算是个问题,但一再像“价格听证会”那样耍大家伙玩儿,恐怕谁也没闲心陪太子读书。不是吗?说得好听,大家的事大家做主。到头来,该涨的涨,该限的限,所谓“问计于民”只不过成了履行程序的一个姿态罢了。要真想“问计于民”,就得拿出商鞅变法的劲头来,在城门口树一竿子,谁能扛走,给谁钱。

  民意调查没有标准答案。如果蔑视民众智商,心中有数再装模作样“调查”,还是省省吧。如果真的有心“问计于民”,那就不仅仅是个姿态的问题。城市治堵,我们都征集了哪些办法,可行性又有多少;房价户型,我们都如何规划,开发商能否配合……所有种种,不是问一句答一句,画个挑打个钩,而要把调查结果公布于众,并有针对性拿出解决方案来,而且一步一步,一个细节一个细节,随时准备接受民众考验与质询。

  落实到沈阳当下正在进行的民调,我们有期待更有热情——期待的是现代公共治理必须要让有理有利有节的民调硬气起来,热情的是,每个市民都能积极参与进来。如此,公民的民主参与才会与公共政策良性互动,公共利益才能在看得见的博弈中走向最大化。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