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30, 2010

你懂的2010之上海大火 问责焊工

  

你懂的2010之上海大火问责焊工

  火灾现场大火和滚滚浓烟将胶州路718号大楼包围

  

  上榜理由

  从克拉玛依、深圳龙岗大火到上海大火,如果每一次灾难都将是一次社会进步的契机,我们期望到上海大火为止,在未来的历史教科书上写下这样一句话:2010年11月15日上海胶州路的高层建筑大火,改变了中国。

  1994年的克拉玛依大火,夺走了325条生命;同年,辽宁阜新歌舞厅大火,夺走233条生命;2000年洛阳东都商厦大火,让309条生命阴阳两隔;2008年深圳龙岗大火,44条人命杳然消失……上海大火,并不是这十几年来最凶猛的大火,也不是伤亡最惨重的大火,但这场大火发生在举世瞩目的世博会刚刚结束之时,发生在中国城市化现代化象征的大上海,发生在城市高层建筑高歌猛进的热潮背景下,对这场灾难的反思和亡羊补牢,我们值得反思的很多。

  

你懂的2010之上海大火问责焊工

  这场火灾造成70人受伤

  一个本是造福于民的市政工程,为什么会变成了一场灾难?既然属无证施工,那为什么会出现在施工现场?为什么高楼失火后营救如此无力?在信息发达的时代,这场被网络直播的大火一直被民众所关注。这场大火无疑成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莫大讽刺。

  

你懂的2010之上海大火问责焊工

  上海市民在横幅上签名以悼念遇难者

  上海大火,最先被查处的就是两名焊工。胶州路728号大楼的节能保温改造工程,据称造价约为3000万元。而参与承包、分包这项工程的企业,有名有姓的至少5家,加上包工头,至少有10个以上的单位和个人。而肇事的两名河南籍无证电焊工,处在这条利益链的终极末梢。据官方说,事发之时,两名焊工发现无法灭火,闪身逃走。可以想象,这两名无证焊工,一定是工资低下、终日挥汗如雨的农民工。他们无社保,缺乏安全防护,没有消防措施,挣的是自己的血汗钱。而在火灾发生之时,出于本能逃离了现场。但不幸的是,这场大火夺去了58条无辜的生命。在向他们兴师问罪的同时,更应该思考,是谁让这些无证焊工上岗的?又是谁一手制造了不合格的保温材料,致使大火一发不可收拾?焊工有罪,毋庸置疑,但他们也并没有生杀予夺的能力。面对58条逝去的生命,他们更扛不起这滔天的罪责。但是基于弱势,他们最有可能成为腐败官商用来逃脱法律惩罚的挡箭牌和替罪羊。

  韩寒说,“中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智商和官员们不断下降的道德之间的矛盾。”有消息说,此次火灾震动中南海高层,至少4位政治局常委做了批示,在这样重视的前提下,人们期待大火之后,处理结果不仅仅停留在简单问责、抚恤家属这样的程式化层面。只有迅速启动问责机制,让失职、渎职者付出代价,58位死难者的灵魂才能得到安息。1911年纽约大火上百人遇难,但之后的反思被称为“一场大火改变了美国”,因为美国借此通过34部法律,不仅仅是通过了如何消除火灾隐患的防火条例,还推而广之,将预防灾难的篱笆扎到了工作时间、最低工资、改善工作条件、劳资谈判等诸多方面,甚至还将此案例写入历史教科书,用以昭示生者一个道理:生命价值重于财富。期望上海大火能够推进制度法律层面革新,推动社会领域相关改革,让悲剧不再发生。

  [1]

  事件回放

  

你懂的2010之上海大火问责焊工

  混凝土包裹的蓝色泡沫接触火的瞬间就就剧燃烧起来,在燃烧过程中,泡沫产生黑色浓烟,并散发出刺鼻的气味

  2010年11月15日下午,上海胶州路一栋高层公寓起火。据附近居民介绍,公寓内住着不少退休教师,起火点位于10-12层之间,整栋楼都被大火包围着,楼内还有不少居民没有撤离。大火持续约4小时,终在18时30分许被基本扑灭。消防队员进入楼道收拾残火,搜救楼内居民。

  11月15日当晚,上海市委、市政府举行紧急会议,研究上海市胶州路中心教师公寓高层住宅火灾的有关情况,部署各项善后工作。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也于16日凌晨抵达上海,并宣布成立国务院上海市“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调查组。截至11月19日10时20分,大火已导致58人遇难,另有70余人正在接受治疗。

  据悉,教师公寓建成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目前居住的约500户居民多为现职教师和退休教师。15日大火发生时,正值上班时间,消防队员救援时从火场疏散营救出居民100余人,伤者被送往静安区中心医院、华东医院等救治。如今,上海大火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近日,上海市检察机关表示,静安区建交委主任高伟忠等三人因在上海大火事件中涉嫌滥用职权罪等,被立案侦查并刑事拘留。

  易燃聚氨酯仍是外墙保温“主力军”

  上海 “11·15”火灾系违规使用大量聚氨酯泡沫等易燃材料导致大火迅速蔓延。除了问责官员,这种保温材料也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因为节能减排,聚氨酯虽然易燃,仍被广泛使用。

  实际上,建筑保温工作,早在解放初就已开始。“最初的保温材料,是在内墙里做,我们的专业术语叫做‘内保’。”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建筑材料原工程师李忠林指出,“内保”最大的缺点是达不到节能要求。

  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有机保温材料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和挤塑板(XPS),开始在国内应用。这些材料优势明显:造价较低,一般每平方米50元到80元;保温性能好且易施工。但最大的缺点是可燃性强。随后,聚氨酯(PU)材料逐步发展起来,其特点是保温性更好、价位较高、品质更高档。然而,PU材料仍旧没有解决易燃性问题,它的可燃性更强。

  更为要命的是,聚氨酯燃烧时会产生更多有毒气体,导致很多人死亡。公安部消防局副局长朱力平指出,大楼外立面上有大量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一旦燃烧就会产生含有剧毒氰化氢的气体,人吸入一口就会死亡。另外,聚氨酯泡沫燃烧速度非常快。朱力平举例说,2008年深圳舞王俱乐部火灾,现场监控录像显示,火灾发生后仅46秒,有毒浓烟就笼罩了整个大厅,而舞厅中使用的装修材料就是聚氨酯材料。

  由于涉及严重的防火问题,美国早已有20多个州禁止使用聚苯乙烯泡沫(EPS);英国,18米以上建筑不允许使用EPS板薄抹灰外墙保温系统;德国则规定22米以上的建筑不允许使用该系统。很多保险公司禁止给EPS保温的建筑进行保险。日本政府出台法规,将耐热性能好燃烧后发烟量低的酚醛泡沫作为公共建筑的标准耐燃物。耐燃烧性能低于酚醛泡沫的,不允许在公共建筑上使用。在我国仅有“水立方”、北京地铁等高档公共建筑施工中使用酚醛泡沫。

  目前,国家和地方相关法规并未禁止聚氨酯等材料。云南因为气候暖和并未使用类似的保温材料。

  生活新报 记者 包倬 李青青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