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29, 2010

16号线有望尝试“大站快车”

  “缓解北京交通拥堵的根本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昨日,北京市研究中心主任郭继孚详解未来5至10年北京公交发展规划时,开门见山地表示,提升公交吸引力应该充分保障其路权,并尽量完善网络覆盖面。

  ● 5年施划150公里公交专用道

  目前,在三环路上运营的公交线路达到201条,全天运送客流558万人次,占全市当日总客流的45%。以环三环而行的300路为例,因为跟小汽车混行,每天早晚高峰晚点时间约40分钟,相当于每天少发50多趟车,少运送了近5万人。

  施划公交专用道将缓解这一“尴尬”。郭继孚透露,地铁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建设周期,因此未来5到10年,本市仍要大力发展地面公交。本市要增划150公里长的公交专用道,相当于平均一年施划30公里左右,而目前每年施划长度仅10公里。

  “更主要的是,未来要在拥堵路段施划专用道。”郭继孚说,“曾经,施划公交专用道的道路须符合一定规定,比如车道数量等。而北京开始转变思路,通过在拥堵路段,比如三环路等路段施划专用道,提高公交的可靠性、速度等,避免乘客长期候车。不过三环路专用道使用时间段仍未确定,是路侧还是路中央施划仍在讨论中。”

  同时,袖珍公交将采用“微型车”,方便通达社区、胡同等,减少市民步行换乘距离。

  ● 地铁有望尝试“大站快车”

  郭继孚表示,北京将通过建设平行走廊,来缓解地铁拥堵。“等到北京地铁线网比较完整后,客流就会分散顺畅,而不是在某一区域内造成‘堵塞’,比如未来6号线开通后,就将对八通线和1号线进行分流。”

  另外,地铁也将分层次运营,除了站站停的常规车外,还将尝试大站快车,满足各类人群需求。“目前,正在考虑在地铁16号线上进行试点。此外还有几条新线也有此设想。”轨道建设还将在中心城内加密,比如16号线等线路都将动工建设。

  对于“到2015年,本市出行比例有望达到50%”的指标,郭继孚说:“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北京必须提高公共交通、步行、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比例,保障城市交通基本顺畅。”

  ● 1号线部分站台可能改造

  根据北京缓堵新政,地铁1号线将由6节车厢扩编到7节。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主任高毓才透露,这意味着部分站台涉及拓宽,施工过程中列车将甩站。

  一旦1号线列车扩编为7节车厢,目前的站台就要相应拓宽。“四惠到复兴门段站台本身就具备停靠8节车厢的长度,达140米,而复兴门至苹果园段的车站站台长度目前仅为120米。”高毓才表示,“这些站的设备用房等将由地下挪到地面,为站台加长腾地儿。一旦采取站台加长的做法,地铁1号线将暂时甩过施工站。”

  另外,也有市民提出建议,可以不进行站台改动,而选择在不具备条件的车站仅开启前六节车厢的车门,第7节车厢暂不开启的做法。对此,高毓才说:“这种做法可以更节省资金,但需要人工疏导措施,避免客流拥挤造成的危险。”

  ● 两种模式校车有望上路

  缓堵新政中明确规定,本市要发展中小学校车服务系统,逐步缓解早晚高峰时段中小学校周边交通拥堵。鼓励单位开行班车,规范合乘,减少上下班小客车出行。

  对此,市委副秘书长周正宇透露,目前在运营中的校车都不太规范,本市正在中关村附近一所小学试点校车。未来,校车有可能采取两种模式,一种是由学校牵头组织,另一种是有资质的社会企业进行经营。“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对于企业经营校车的准入门槛。”

  本报记者 刘欢 刘冕 RJ207 RJ203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