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rch 25, 2011

缅甸和日本位于两个地震带

  专家认为,这几年全球六级以上破坏性地震次数在正常范围内

  2月22日,新西兰第二大城市克莱斯特彻奇发生6.3级地震;3月10日,云南盈江县发生5.8级地震;3月11日,日本附近海域发生9.0级地震;3月24日,缅甸发生7.2级地震。短短一个月,世界范围内地区已经发生了多次地震。针对公众感觉近期大地震比较多,地震专家表示,目前全球6级以上的地震频率仍然属于正常的波动范围。

  专家告诉记者,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地震带,其中环太平洋地震带是全球分布最广,地震最多的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所释放的地震能量约占全球的3/4,3月11日发生的日本大地震就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而全球第二大的欧亚地震带,主要是从地中海向东延伸,从中亚至喜马拉雅山,然后向南经我国横断山脉,经过缅甸成弧形转向东西,最后到达印度尼西亚,24日发生的缅甸地震,正是发生在欧洲地震带的缅甸地震弧上。

  另一大地震带是海岭地震带,它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的海底山脉附近,从地震原因上看,环太平洋地震带,主要是由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和美洲板块之间的相互运动造成的,欧亚地震带则主要是由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之间的相互运动造成的。地球上每年发生500多万次地震,也就是说每天要发生上万次地震,不过它们之中绝大多数太小,或离我们太远,人们感觉不到。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所研究院陈志明告诉记者,日本和新西兰地震一样,都属于太平洋板块。东南太平洋扩张脊散发出来的强大力量,扩张的速度非常快,正对着日本的东南半岛俯冲。而新西兰也是正对着东南太平洋,只不过扩张的速度比较慢,地震的强度不如日本来得大。而云南和缅甸地震则是印度板块撞到青藏高原,有一股力量拐弯到东南方向的板块,在这两次地震之间或有微妙的动力机制。

  针对近期社会公众对地球是否已经进入地震活跃期的疑虑,专家告诉记者,从长时间的平均数据看,全球每年发生6级地震约150次。自1902年以来,死亡千人以上,万人以下的地震事件总计108次,平均每年就会发生一次,而死亡万人以上的地震事件总数为31次,平均每三年半发生一次。在过去十年中每年6级以上的地震发生次数都在137次到196次之间波动,并无明显的变化。

  南京地震局副局长徐徐也表示,全球平均每年发生7级以上的地震在十七八次。近50年来,7级以上地震发生次数最多的一年是1956年,一共是34次,平均一个月三次。从这样的一个统计数据看,这几年全球六级以上破坏性地震的次数在正常范围内。地球释放的能量总体还在正常的范围内。

  快报记者 安莹